历险扪高无路寻,乱山穷处是禅林。 谁知学道须辞世,真要入山如许深。
注释:历经艰险,攀登高处却无路可寻,乱石嶙峋的山中是一片禅宗林地。 谁能想到学道须辞世,真正要想隐居山林,却需要如此深入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历尽艰辛攀登黄檗山的景象。首句“历险扪高无路寻”,写出了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他对于这种困难的困惑和无奈。第二句“乱山穷处是禅林”,则描绘了他在艰难跋涉中意外发现的一片禅宗林地。这里的“禅林”并非指佛教寺庙中的园林,而是指一种修行
云鹫峰头一万杉,覆盂山下木参天。注释1:云鹫峰头,指的是黄檗山中的一处山峰,名字与“云鹫”相近;一万杉,即山上有一万棵杉树。 覆盂山下,指的是黄檗山脚下的覆盂山;木参天,形象地描绘了山下树木的茂密和参天的气势。 当年曾识祖师面,溜雨鸣风三百年。注释2:祖师面,指禅宗祖师的面容;溜雨鸣风,用自然景象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化。 这首诗以游历和怀念的方式表达了对黄檗山深厚情感的抒发
【注释】 中洲:指中国。绝品:特异之品。寒泉:指泉水。瀹(yuè):煮。雪色轻:指白色的水,清冷如雪。道人:僧人。一瓯(ōu):一杯酒。唤醒梦魂清:使梦游者的心境清明。 【赏析】 “中洲绝品旧闻名”一句点出诗人所要赞美的黄檗山是名闻遐迩的。黄檗山,位于今浙江省庆元县西北,为江南四大古刹之一,也是佛教名胜地。 第二句“瀹以寒泉雪色轻”,写黄檗山的山水之美,以及泉水之寒和雪水之美,用词极为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