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凭君唱柳枝,也从丝管递相随。逢春只合朝朝醉,记取秋风落叶时。
柳枝辞十二首
相关推荐
诗句: 把酒凭君唱柳枝,也从丝管递相随。 译文: 我把酒敬君,请君歌唱那柳枝,音乐也随之起舞。每逢春天,我应当沉醉在这片欢乐之中。记住秋风中的落叶,那时我会想起我们共度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把酒”、“唱柳”等词语,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而“也从丝管递相随”则描绘了音乐与歌声交织的欢快场面。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诗句输出: 南园日暮起春风,吹散杨花雪满空。 译文输出: 南园在傍晚时起了春风,将杨花吹得满天飞舞,仿佛雪花一般。 注释解释: 1. 南园:此处指代诗人居住的园林,可能是在宋代的一个私人园林内。 2. 日暮:日落时分。 3. 起春风:春天来临,风开始吹动。 4. 杨花:柳树的花朵,又称柳絮,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5. 雪满空:满天飞着像雪花一样的杨花。 6. 不惜杨花飞也得
【注释】陌:乡间小路。朱门:红漆大门。柳:垂柳。映花:照映花朵。帘钩:窗帘上挂着的装饰物。半卷:略微打开。绿阴:绿树荫。青骢马:青色的马。此是:这还是。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古称钱塘。小小:小巧,可爱。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写女子对远行郎君的深情怀念。“陌上朱门柳映花”,写景,以柳喻人。“帘钩半卷绿阴斜”,写情,写女主人公在门前凭栏而望。“凭郎暂驻青骢马”,点明时间
【注释】 夹岸:两岸。朱栏:红漆栏杆。柳映楼:形容岸边柳色映照于楼阁之上。绿波:指水中的绿色波浪。平幔:指水面上飘动的彩色丝织品。带花流:彩帛随风飘荡,像花朵在水中流动。歌声:歌声传出柳条深处。不出:没有。长条密:柳枝长且密。风回:风儿吹来。忽地:忽然之间。见: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将自然景色和人的活动交织在一起
注释:我年老时,每次遇到春天总会感到愁苦,最让我忧愁的是在绿杨树阴下。旧日的游踪一别后就再也没有机会相见,嫩叶如美人的双眉一样处处都显得生机勃勃。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暮春时节写的一首描写自己对春天的感慨之作。首句“老大逢春总恨春”,点明主题,表明了诗人对春天的厌恶,而“恨”字用得非常巧妙,表达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惆怅和无奈,令人产生共鸣。第二句“绿杨阴里最愁人”,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蒙蒙堤畔柳含烟,疑是阳和二月天。 醉里不知时节改,漫随儿女打秋千。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蒙蒙堤畔柳含烟,疑是阳和二月天。” - 关键词与解释:蒙蒙、堤畔、含烟、阳和、二月天 - 注释与赏析: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春天的景象,堤畔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披上了一层薄雾,朦胧而美丽,让人误以为春天正是二月。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水阁春来乍减寒,晓妆初罢倚栏干。长条乱拂春波动,不许佳人照影看。 注释:春日的水阁,春天的气息刚刚减少寒冷,早晨梳妆完毕后,靠在栏杆上。长长的柳枝随风乱拂,像在荡漾着的春水一样,不允许美人照影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描绘柳树和春光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首句“水阁春来乍减寒”描写了春天的气息逐渐增加,使人感到温暖和舒适。次句“晓妆初罢倚栏干”
. 柳岸烟昏醉里归,不知深处有芳菲: 注释:在柳树岸边,烟雾朦胧中我醉醺醺地回家,却不知道深深的柳林中隐藏着美丽的花。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醉意朦胧中回家的情景,表达了对柳林深处美景的好奇和向往。 2. 不知深处有芳菲: 注释:我并不知道柳林深处隐藏着如此美丽的景色。 赏析:诗人通过询问“芳菲”的存在,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探索欲望。 3. 重来已见花飘尽,唯有黄莺啭树飞: 注释
诗句输出: 徐铉/把酒凭君唱柳枝,也从丝管递相随。 译文输出: 我把酒请君来吟唱柳枝曲,那丝竹之声也会随之响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欢饮的场景,通过歌唱柳枝曲,展现了一种欢快、和谐的氛围。诗中“丝管”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音乐之声的悠扬悦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暂别扬州十度春,不知光景属何人。 一帆归客千条柳,肠断东风杨子津。 注释与赏析 1. 暂别扬州:徐铉在诗中描述了自己暂时离开扬州的情况。这里的“暂别”表明他此次出行是短暂的停留,而“扬州”则是他此行的目的地或停留的地方。 2. 十度春:诗人用“十度春”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多次感受,可能是由于他在此地停留时间较长,或者他对扬州的春天有着特别的感情。 3. 一帆归客:这里的“一帆”指的是船只
注释:这组诗描写了春天到来时的柳树,它的枝条随风摆动,仿佛在跳舞。诗人用“仙乐”、“清声”等词语来形容柳树的美妙声音,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最后一句中的“长向双成说翠条”,指的是柳树常常向双成(神话人物)诉说自己的美丽,这里的“翠条”是指柳树的枝叶。 赏析:整首诗以柳树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柳树比作仙女、情人,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和形象。同时
【注释】: 柳枝辞十二首: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这是其中的第十二首。 凤笙:笙的一种,用凤作为装饰的笙。 临槛:靠近栏杆。 舞袖:跳舞时飘动的衣袖。亦自疑:也感到自己有些怀疑。 唯有:只有。意绪:情思。解衣:脱下衣服。芳态:美好的姿容。画双眉:描画眉毛。 赏析: 《柳枝词》是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正月,诗人白居易为杭州刺史写的组词。共十二首,写于任上。本诗描写了歌女舞姬的娇媚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