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孔圣能毋四,的的曾参所贵三。 一部鲁论开圣域,古人无死要重参。
【注释】 看论语四首:作者自注“此诗看《论语》四章”。 明明孔圣能毋四,的的曾参所贵三。一部鲁论开圣域,古人无死要重参。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思肖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为第一联,主要叙述孔子、曾参和《论语》的内容;后四句为第二联,主要讲述《论语》中曾参的故事以及曾参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前四句:“明明孔圣能毋四,的的曾参所贵三。一部鲁论开圣域
诗句原文 天道文章岂两岐,雷声渊默本同时。如何子贡能言者,说与无言更有疑。 译文注释 天理和文章并不存在明显的区别,雷声深沉而寂静,它们本质上是同一时刻发生的。然而,为何子贡这样的能言者,却依然对是否应该说话产生疑问呢? 赏析 陈渊的《看论语四首》中,此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天理与人言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首先,诗人用“天道文章岂两岐”来说明自然之道与人类言语的本质并无差异,都是统一且和谐的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 第一句:“陋巷从容一事无,不因邻斗出吾庐。” 注释: “陋巷”指的是简陋的居所,“从容”表示不慌不忙、镇定自如的样子。“一事无”意味着没有任何烦恼或困扰。整句话表达的是,在简陋的巷子里生活得非常自在,没有因为邻里之间可能发生的争执而影响自己的心境。 - 第二句:“箪瓢岂是忘忧物,自是从容乐有馀。” 注释: “箪瓢”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简陋的饮食器具
【注释】 看:指观看、阅读。东丘:春秋时鲁国的地名。这里代指南宋人程颐,字中立,学者尊称伊川先生。子思:孔子的孙子,名孔伋(即子思或孔伋),孔子弟子,曾作《中庸》。中传:指《中庸》。“又到东丘续断弦”化用《孟子·梁惠王下》里邹与鲁哄的故事:邹国派人向鲁国索要祭祀用的一头小猪,鲁侯说:“我不敢与您交换。”使者说:“如果不用猪,就用小牛犊来交换。”邹国人说:“我们没有小牛犊,只有一头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