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以风流胜,情缘贵贱移。
屏亡老毕篆,市发大苏碑。
更觉江山好,难忘父老思。
只应千载后,览古胜当时。
黄楼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怀人的诗。首句“楼以风流胜”指的是黄楼的壮丽,第二句写黄楼的变迁,第三句写黄楼的兴盛,第四句写黄楼的衰落,最后两句写诗人对黄楼的怀念之情。 译文: 黄楼因风景优美而著称,但如今已经变得冷落不堪。 屏亡的老毕篆石碑被毁,大苏碑也被人盗走。 黄楼更显得美丽,让我难忘家乡父老的思念。 只希望有千载之久,黄楼能够胜过当年。 注释: 1. 黄楼:指苏州的黄鹤楼。 2. 风流胜
黄楼 楼上当当彻夜声,与人何事有枯荣。 已传纸贵咸阳市,更恐书留后世名。 注释分析: - 楼上当当彻夜声:描述黄楼在夜晚的声响,可能是指楼上的钟声或其他乐器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与人何事有枯荣:表达对人生或事物的无常和变迁的感慨,强调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多变,引人深思。 - 已传纸贵咸阳市:指书籍或文章非常受欢迎,甚至在偏远的咸阳市场也能看到其影响。 - 更恐书留后世名
黄楼 山河壮丽雄三楚,人物风流忆二苏。 自古必争形胜地,当年曾屈霸王图。 吕梁东下波涛险,芒砀西来岛屿孤。 试上黄楼酹明月,百金取酒未为迂。 注释: 黄楼:即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长江南岸蛇山之巅,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 山河壮丽雄三楚,人物风流忆二苏:意思是黄楼的景色壮丽无比,可以和三楚地区的山河相媲美;而历史上的人物如李白、苏轼等人,他们的风采也值得人们怀念。 自古必争形胜地
黄楼 长河如带彭城东,乱石蹴起百步洪。昔年民歌山鞠藭,孤城汇为河伯宫。 城上闪闪鲸鬣红,雪堂先生人中龙。惊湍偃受丸泥封,手援赤子鱼腹中。 黄楼千尺雉堞雄,巍梁画栋光昽昽。吹笙伐鼓撞歌钟,先生铿然一枝筇。 麾斥八极绫星虹,酒酣叱起楚重瞳。为我拔剑舞西风,卯君作赋声摩空。 至今读者毛发松,百年事往犹飞鸿。我独流涕将何从,孤角一声烟蒙蒙。 又送落日沉西峰。 注释: 1. 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注释】 黄楼:即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蛇山黄鹄矶。 厌胜:迷信的人通过各种方法以求吉祥、避凶祸的法术。 寓公:寄居在外地的官僚,指隐逸者。 尚:依然,保留着。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黄鹤楼的诗。首句“澶涧无复昔年流”,说的是当年黄鹤楼所在的长江之滨水势湍急,如今已不复往日之流。次句“厌胜城东事已休”,意谓当初建黄鹤楼时,因厌恨城中的喧嚣繁华,才将城东的水势加以控制,如今这种厌胜之事已经停止
黄楼 落日照徐彭,长堤上下乘。 黄楼不知处,洪水尚襄陵。 客子能怀警,官亭试一冯。 波涛终古险,来往自频仍。 译文: 夕阳下,徐彭的黄楼在长堤上矗立。 不知黄楼的具体位置,只见洪水泛滥,淹没了田野。 游子常怀忧心,官舍前的小亭是他们暂时休息的地方。 波浪汹涌,始终危险,人们往来频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黄楼和洪水景象的诗。首句“落日照徐彭”,描绘了夕阳下的黄楼,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
黄楼 东方未明,残月尚明,闪烁着微弱的光辉。 首曲黄楼向南,听到楼上的鼓声阵阵。 我来此地何其困难,日月荏苒,时光流逝。 水路无完功,陆路涉此渐入佳境也渐渐。 桥危路折,我心惊怕,牛儿颤抖,害怕坡陡。 仆人已病,衣衫褴褛,脚不掩胫。 风凄骨痛,手指皮肤皴裂,霜重声音凄惨。 我不是肉食者,岂能安坐而自得
黄楼 苏轼忧国怀民情深意远 1. 诗篇开篇描绘 - 黄楼:徐州名楼象征历史见证 - 苏子忧国疏:诗人自比忧国志士 - 丹心百载依依:表达忠诚不渝情感 2. 青山黄楼昔日景 - 黄楼昔在何处:历史遗迹地点探询 - 赤壁白鹤归何年:自然美景与文人墨客共鸣 3. 西绝峨眉再东还 - 峨眉山:道教圣地象征高洁 - 海道相违:人生旅途感悟 4. 羽衣吹笛人何处 - 羽衣曲笛:神秘音乐引发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