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瘦嶙峋,秋水渺无津。
如何草亭上,却欠倚阑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秋山瘦嶙峋,秋水渺无津。
如何草亭上,却欠倚阑人。
《题库老二画秋景》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写于公元768年(元和十三年)初冬,当时杜甫在夔州(今属四川奉节县)。
原文:
高柳乱蝉鸣,夕阳浮玉清。
秋风摇细浪,白露滴空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景色:高高的柳树间蝉声嘈杂,夕阳映照水面如玉般清澈;秋风拂动水面,泛起层层细波,白露滋润着大地,使其显得更加明亮。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丽的秋日景象。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政治、历史等多个方面。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