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冲和堂

冲和堂中和气袭,堆笏满床群从集。
宜州太史一纸书,百年笔墨犹山立。
使君所学何超然,要是胸中不负天。
王畿奉使才廿日,忠厚风流天下传。
国家多事民力困,正要设施先百郡。
但令一念与天通,河南南阳亦可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氏冲和堂》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作。全诗赞美了宜州太史的书法,表达了对家族学问积累和团结一致的赞颂。《黄氏冲和堂》不仅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冲和堂中浓厚的家国情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黄庭坚有着密切的联系。黄庭坚,北宋著名学者,曾任国史编修官,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受到后世敬仰。陆游在其创作中,通过提及黄庭坚的名字及事迹,表达了对这位前辈的深深敬仰和追忆。

这首诗通过描绘冲和堂的和谐氛围,以及满床笏板象征着家族成员的聚集和学问的积累,深刻地反映了黄庭坚及其家族的历史和文化成就。这种文化传承和家族荣誉的赞美,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家族历史地位的尊重。

诗中提到的黄氏冲和堂名,源自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吾侪所以衣冠而仕宦者,岂自今日哉。自高曾以来积累,偶然冲和之气”,这不仅是对黄庭坚个人才华的认可,也是对其家族深厚文化积淀的赞誉。

这首诗还蕴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陆游在诗中通过对宜州太史经历的描写,暗示了当时国家多事民力困顿的局面,呼吁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不仅体现了陆游深厚的人文关怀,也是对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精神追求的一种反映。

《黄氏冲和堂》不仅是一首赞美家族文化和学术成就的诗作,更是对历史人物黄庭坚及其文化的深切致敬。这首诗通过对冲和堂的描述,不仅表达了对黄庭坚个人的敬仰,更是对整个黄氏家族文化传承的赞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