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难换北山薇,结屋栽花度四时。
果熟不妨禽摘尽,酒香惟恐客来迟。
小蘋低唱花间曲,阿广高吟李下诗。
客久办心分半隐,尚嫌风骨欠仙姿。
赵仲庄都钤山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仲庄都钤山居,作为一首宋代高翥的七言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介绍:高翥,字九万,号菊响,南宋时期的诗人。他出身于余姚,少时习诗,后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晚年归故里,筑室于林湖畔,自称信天巢涛,其作品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并善于绘画。
诗歌原文:一官难换北山薇,结屋栽花度四时。
果熟不妨禽摘尽,酒香惟恐客来迟。
小苹低唱花间曲,阿广高吟李下诗。诗歌注释与翻译:在这首七言律诗中,高翥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日常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品赏析:这首诗不仅是高翥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的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北山薇”暗示了隐逸的生活态度,而“栽花度四时”则展现了作者对四季变化的观察和感悟。此外,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写作背景:高翥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高翥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赵仲庄都钤山居》不仅体现了高翥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后人深入研读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