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对

静对炉烟一缕霞,谢天成就澹生涯。
安排瓦砚临章草,收拾瓷瓶插郑花。
莫问家储无担石,休嫌人事似团沙。
三杯竟醉醒时晚,卧看春云送日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静对》是南宋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高翥,字九万,号菊响,余姚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其诗歌以自然清新见长,善绘画。他的一生虽曾游历江湖,但晚年选择了归隐,在林湖畔筑室而居,自号信天巢涛,生活朴素自然,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1. 诗词原文
    静对炉烟一缕霞,谢天成就澹生涯。
    安排瓦砚临章草,收拾瓮瓶插郑花。
    莫问家储无担石,休嫌人事似团沙。
    三杯竟醉醒时晚,卧看春云送日斜。

  2. 诗意解析

  • 炉烟与霞光:“炉烟一缕霞”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傍晚景象,诗人面对袅袅升起的炊烟,感受着天空中那一抹淡淡的霞光,这种景象通常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
  • 平淡生活的描绘:通过“谢天成就澹生涯”这一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他感谢上天给予的平和岁月,愿意享受这种淡泊寡欲的生活。
  • 文人雅事:诗人在闲暇之余,用瓦砚临摹章草,又把瓮瓶中的花朵插入瓶中,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是他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
  • 对世事的看法:“莫问家储无担石,休嫌人事似团沙”反映了诗人超脱俗世的态度。他认为不应过于关注物质财富或琐碎的人事纷争,而是应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 饮酒作乐:“三杯竟醉醒时晚”描述了诗人饮酒至醉的情景,酒后微醺,醒来已是傍晚时分。这种生活方式展现了一种随性而安的人生态度。
  • 欣赏自然之美:“卧看春云送日斜”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夜图景,诗人在慵懒中静卧,观赏着夕阳西下的自然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高翥的《静对》不仅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诗歌,更是一种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高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简朴生活的美学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