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道中感怀

文陛初辞咫尺颜,恩深犹缀辅臣班。
汉庭旧友雕零尽,独拥双旌入武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洛阳道中感怀》是宋代诗人寇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时代的深切感慨,也展现了诗人的个人经历与情感世界。以下是关于《洛阳道中感怀》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寇准(961-1023),字平仲,出生于陕西渭南。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诗才著称。寇准一生仕途起伏较大,他曾在景德元年(1004年)因力排众议促真宗亲征辽国而受到皇帝的重用,但后来因政治斗争被排挤出朝廷,最终死于贬地。

  2. 作品原文:文陛初辞咫尺颜,恩深犹缀辅臣班。汉庭旧友凋零尽,独拥双旌入武关。

  3. 作品赏析:寇准的这首七言绝句简洁明快,首句“文陛初辞咫尺颜”描绘了他离开朝堂时的情境,意指他刚刚辞去了朝中高位,心情可能颇为复杂。第二句“恩深犹缀辅臣班”则反映了他在离任后仍被皇帝信任,继续留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第三句“汉庭旧友凋零尽”则是对他身边昔日同僚或朋友的凋零表示哀悼,暗示着政治上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最后一句“独拥双旌入武关”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孤身一人远赴边关的景象,既体现了他的壮志未酬,也透露出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担当。

  4. 写作背景:寇准的这首诗作于他离开朝堂之后,当时辽兵大入,迫使宋真宗亲征并订立澶渊之盟,寇准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后的政治斗争导致他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回顾自己的政治生涯和感慨旧日同僚的凋零,表达了对国家和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洛阳道中感怀》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这篇诗歌的介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