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下秋书

碧树微凉露气清,感愁怀旧独含情。
西楼月夜明如水,只欠桓伊一笛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岐下秋书》是宋代诗人寇准的著名诗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天感受到的凉意和对往昔情感的回忆。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简介
  • 寇准:寇准,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北宋中期曾担任重要官职,其政治生涯较为坎坷,但也因政绩显著而受到后世的称颂。
  • 创作背景:关于《岐下秋书》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然而,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寇准晚年时所作,当时他可能经历了一些个人的情感波动,从而触发了创作的灵感。
  1. 作品原文
  • 原文:《岐下秋书》的原文如下:
    碧树微凉露气清,感愁怀旧独含情。
    西楼月夜明如水,只欠桓伊一笛声。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其中“碧树微凉露气清”形容了秋天的自然美景,而“感愁怀旧独含情”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内心感受。最后一句“只欠桓伊一笛声”,可能是引用了历史人物桓伊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1. 作品赏析
  • 从艺术手法上看,《岐下秋书》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清新自然的景象,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自然,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 在情感表达方面,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深深眷恋。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融入其中,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1. 名家点评
  • 评价观点:《岐下秋书》作为寇准的代表作之一,其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宋诗钞存》中提到:“此篇写景入妙,感慨系之。”这表明这首诗在艺术表现和情感传达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影响分析: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寇准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岐下秋书》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文人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怀。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传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喜欢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享受和深刻的人生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