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驿夏日

岭外突蒸当盛暑,雨馀新馆觉微凉。
最怜夏木青阴合,时有莺声似故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海驿夏日》是宋代诗人寇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因其政治才能和文辞才华而闻名于世。他曾任多项要职,如宰相等,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边防,整顿内政,为宋朝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 在文学上,寇准也有着不凡的成就。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情感真挚深沉,语言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其中《临海驿夏日》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岭外突蒸当盛暑,雨馀新馆觉微凉。最怜夏木青阴合,时有莺声似故乡。
  • 译文:岭外突然热气腾腾正值盛暑时节,雨后的新馆感觉微凉宜人。最令人怜爱的是夏季树木的青翠与阴凉,不时传来的莺歌宛若故乡的声音。
  1.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临海驿夏日》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夏日的景色和氛围。”岭外突蒸当盛暑”,开篇即用生动的词汇描绘出岭南地区炎热难耐的景象,紧接着”雨馀新馆觉微凉”,通过一场小雨后的清凉感受,营造出一种从酷热到凉爽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会。
  • 情感表达:全诗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最怜夏木青阴合,时有莺声似故乡”,通过对夏日树木的描写以及鸟鸣声音的拟人化,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怀旧和思乡情绪的场景中。诗人不仅通过视觉上的景物描绘传达出季节更迭的感受,更是通过听觉上的自然音响唤起内心深处的共鸣。
  1. 写作背景
  • 《临海驿夏日》创作于宋代,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诗中描述的内容应是在岭南地区旅行或任职期间所感之景。诗人寇准在岭南地区担任官职期间,可能经历了高温炎热的夏季,因此写下了这首反映其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的诗歌。
  1. 历史影响
  • 《临海驿夏日》作为宋代诗歌中的佳作,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赞赏,也在后世被广泛传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研究宋代文学、文化的重要文本之一。
  • 在文学史上,寇准的这首诗被视为宋诗中的一部分,对于后来的诗人和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和艺术启迪。

《临海驿夏日》不仅是寇准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