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芝草

庙锡珍符岂偶然,灵华再见只经年。
祥开二室昭贻燕,根托同楹自属联。
上瑞应诚虽绍至,宸衷思孝益增虔。
微臣愿考皇天意,不献终童效异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进芝草》是南宋诗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民生的忧虑与期望。以下是关于《进芝草》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张孝祥(1132年—1171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和州乌江人。他是宋高宗时期的著名文人,曾担任过多个重要官职,如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等。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善于用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尤以词著称。

  2. 作品原文:庙锡珍符岂偶然,灵华再见只经年。 祥开二室昭贻燕,根托同楹自属联。上瑞应诚虽绍至,宸衷思孝益增虔。微臣愿考皇天意,不献终童效异篇。

  3.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四明地区独特的灵芝景象,寓意着国家的吉祥与和谐。《进芝草》中的“煌煌瑞彩映金铺”,形象地描述了金光闪闪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此外,诗歌中的“元气回旋即此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恢复生机的期盼,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4. 写作背景:张孝祥在这首诗作中,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宋朝的政治环境中,诗人常常被赋予政治使命,他们的诗歌不仅是个人的抒情之作,更是传达政治信息和表达个人志向的重要途径。

张孝祥的《进芝草》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歌,也是宋代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他们的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