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压境先遣诗次韵

相风日日问长年,鹢首遥知近个边。
别后情亲难过我,故家人物更谁贤。
一尊且对荒城酒,六月休牵上水船。
小此淹留待追诏,公车归奏牍三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子云压境先遣诗次韵》是宋代著名诗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张孝祥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文人的思想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生于南宋时期,祖籍和州乌江,卜居明州鄞县。他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

  2. 作品原文

  • 相风日日问长年,鹢首遥知近箇边。
  • 别后情亲难过我,故家人物更谁贤。
  • 一尊且对荒城酒,六月休牵上水船。
  • 小此淹留待追诏,公车归奏牍三千。
  1. 作品翻译与注释
  • “相风日日问长年”,意为每天询问长者的生活情况。
  • “鹢首遥知近箇边”,可能是指通过书信或消息得知家乡的情况。
  • “别后情亲难过我”,表达了离别之后对亲情的思念之情。
  • “故家人物更谁贤”,可能是指在家乡的人才中,还有谁能够像过去一样杰出?
  • “一尊且对荒城酒”,意思是喝着美酒,对着荒凉的城池。
  • “六月休牵上水船”,意味着在夏天不要被召唤去乘船。
  • “小此淹留待追诏”,可能是说因为某种原因暂时留下,等待诏书的到来。
  • “公车归奏牍三千”,意味着准备返回朝廷,提交三千份奏疏。
  1.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孝祥的政治生涯有关。他在政治生涯中曾因直言进谏而被秦桧所忌,最终被迫辞官。因此,诗中可能包含了他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2. 名家点评

  • 《于湖集》中有收录这首作品的序文,其中对张孝祥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进行了介绍。
  • 一些学者评价这首诗表达了张孝祥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失去亲人和朋友的哀思。
  1. 轶事典故
  • 据《宋史》记载,张孝祥在任广西经略安抚使时,治理有声绩,受到赞誉。
  • 张孝祥曾为岳飞昭雪而上书秦桧,但最终被秦桧所忌,这也成为他晚年仕途的一个转折点。
  1. 作品赏析鉴赏
  •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结构严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相风日日问长年”和“鹢首遥知近箇边”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象征意义。

《子云压境先遣诗次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也是研究张孝祥生平和政治态度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南宋时期的文人思想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