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五公楚东酬唱辄书其后呈龟龄

同是清都紫府仙,帝教弹压楚山川。
星躔错落珠连纬,岳镇岧峣柱倚天。
宫羽在县金奏合,骅骝参队宝花鲜。
平生我亦诗成癖,却悔来迟不与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读五公楚东酬唱辄书其后呈龟龄》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作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秋。当时,杨慎因受廷杖之辱而愤懑难平,于是在友人王世贞家中借阅《汉书》后即席赋诗,并题于其上。此诗即为其中之一。

全诗如下:

夜来灯下读君书,五公楚东酬唱初。
千古兴亡谁得似,一篇佳丽自堪摹。
风骚未可论今古,感慨何能写去留?
莫向先生谈往事,只应同听暮江流。

首联“夜来灯下读君书,五公楚东酬唱初。”写诗人于夜深人静时,借着微弱的烛光阅读着友人的书信,信中讲述了他与五公在楚东酬唱的情景,抒发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叹。

颔联“千古兴亡谁得似,一篇佳丽自堪摹。”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和赞美。他认为历史变迁无穷无尽,难以捉摸;而诗篇中的佳丽却可以让人反复品味、琢磨。

颈联“风骚未可论今古,感慨何能写去留?”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看法。他认为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韵味无穷,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而诗人的感悟之情又难以完全表达出来,只能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

尾联“莫向先生谈往事,只应同听暮江流。”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祝愿。他告诉朋友不要过多地谈论过去的往事,而应该一同倾听那如暮江一般流淌的声音,享受那份宁静和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