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功补之远送海错甚珍

白彘乌羊见未曾,青蛇赤蚁当常珍。
忽惊海物来登坐,能致南烹有故人。
万里漂流怜逐食,百年粗粝愧尝新。
新篘恰趁来时熟,细酌梅花雪片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子功补之远送海错甚珍》是宋代诗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海洋生物的珍视,而且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他是宋朝的一位杰出诗人和词人,尤以其豪放派的诗歌风格闻名。他在文学和政治生涯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曾任广西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等职。
  1. 诗句解析
  • 白彘乌羊见未曾: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珍稀海鲜的向往,如白色的猪和黑色的羊一般珍贵。
  • 青蛇赤蚁当常珍:描绘了普通食物中的美味佳肴,青蛇和赤蚁在寻常食物中也显得珍贵。
  • 忽惊海物来登坐:突然之间,海洋生物成了座上宾,象征着尊贵与新奇。
  • 能致南烹有故人:意味着能够用这些珍贵的材料烹饪出美味佳肴,并邀请朋友共享。
  1. 历史背景
  • 张孝祥生活在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宋代,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与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使得中国与外界的交流更为频繁,海洋文化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1. 艺术特色
  • 语言特点:张孝祥的语言生动形象,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使诗歌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感。
  • 情感表达: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能够触动人心。
  • 思想内涵:他的作品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子功补之远送海错甚珍》不仅是一首描写海洋美食的诗,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哲理、友情以及自然美的颂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宋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