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富览亭

碧瓦朱甍接翠崖,周回无地着纤埃。
山从云脚断边出,水向天根尽处来。
去蜀征帆轻渺渺,隔淮春树绿洄洄。
偷闲一到尘襟涤,坐见星河落酒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富览亭》是宋代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万峰如鹜万波同,擘浪双鳌跃势雄。
    山过江来垂斗柄,水朝宗去涣文风。
    家家洙泗弦歌里,处处蓬瀛图画中。
    莫笑先生徒壁立,一番登览兴无穷。

  2. 诗词鉴赏

  • 自然景观的描绘:许及之在《题富览亭》中用“万峰如鹜”和“万波同”来形容群山连绵和波浪汹涌的景象,这种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壮丽的山水之间。
  • 人文环境的描绘:“家家洙泗弦歌里,处处蓬瀛图画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文化和艺术氛围的赞美。这里的“洙泗”指的是孔子曾经居住过的洙水和泗水,而“蓬瀛”则是指传说中的仙岛蓬莱,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古代文化场景。
  • 哲理的思考:“莫笑先生徒壁立,一番登览兴无穷”则是许及之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反思。他虽然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但在文学创作上可能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然而,这种经历并没有让他感到沮丧,反而激发了他继续创作的热情。
  1. 作者简介
  • 许及之:他是宋代温州永嘉人,字深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历任多个官职,包括知分宜县、诸军审计、宗正簿、太常少卿等。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政到退隐的不同阶段,但始终对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
  1. 文学价值
  • 历史价值:《题富览亭》不仅记录了当时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
  • 艺术价值:许及之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歌既有形象的画面感又富有深刻的情感表达。这种艺术上的成功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 创作背景
  • 许及之创作《题富览亭》时正处于其政治生涯的晚期。尽管他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对仕途的得失并不十分看重。因此,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更多地关注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文化思考。
  1. 文化意义
  • 地方特色与自然环境:这首诗通过描绘富览亭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示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这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享受,也加深了人们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认识。
  • 历史文化传承:《题富览亭》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

《题富览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景观诗,更是对宋代文化的一次深刻回顾和赞颂。它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追求,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