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结草庵山之中,旁人笑我名靖通。
都来方寸闲田地,大包世界同虚空。
我庵非通亦非靖,玲珑八面无形影。
盈虚消息任天机,庵内主人都不省。
有时风雪三冬天,山前尽日无人烟。
顽空墨黑昼如夜,庵中光耀长周圆。
有时风雷平地起,山沉江涌流云气。
龙吟虎啸万形喧,庵内情缘无止起。
环庵松竹连天青,冬不悴兮春不荣。
人来谩笑庵居苦,彻骨贫来彻骨清。
清贫生理十分好,翻忆朱门多饿殍。
君能认得自家珠,终身岂羡他人宝。
庵似身兮主似心,欲明庵主须参寻。
驴胎马腹河沙梦,那知铁矿藏精金。
高着眼睛速下手,只今觅取无中有。
言穷理绝妄缘空,无毛狮子撩天吼。
庵前大厦皆蘧庐,知音有几同庵居。
若非捩断县崖手,谁解伊边认得渠。
闲中有乐无人识,静处工夫闲里得。
自然妙用自然真,向上神仙皆此出。
浮手短景甚悠悠,一切庵坏便须休。
溥劝吾门诸学者,不昧此庵须早修。
靖通庵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靖通庵歌》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靖通庵里有佳人,一曲清音入梦魂。
欲识此声真妙处,分明闻得水泠泠。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在一座名为“靖通庵”的地方,住着一位美丽女子,在这里她能发出美妙的歌声,仿佛能够穿越梦境与心灵深处。
诗中提到的“一曲清音入梦魂”,意味着这位女子的声音不仅悦耳动听,而且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这种声音如此纯净、清澈,以至于它似乎可以穿透人们的灵魂,让人在聆听的过程中忘却现实的一切烦恼和困扰。
最后两句,“欲识此声真妙处,分明闻得水泠泠。”进一步强调了这美妙歌声的特质:它既是一种音乐上的享受,又像是自然界的清泉流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