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性本无一物,涓水亦自圆明。
借问先生足处,轩前月白风清。
题崇仙观知足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崇仙观知足轩”是宋代诗人张继先创作的一首六言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题崇仙观知足轩》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此性本无一物,涓水亦自圆明。
借问先生足处,轩前月白风清。
首句“此性本无一物”,意味着诗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源于虚无,一切事物都来源于自然的循环与变化。《虚靖真君词》中提到了张继先,字嘉闻,贵溪(今江西贵溪县西)人,住信州龙虎山上清观,嗣汉三十代天师。这表明张继先是一位具有深厚道教背景的人物,其生活和创作很可能受到了道教教义的影响。
“涓水亦自圆明”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涓涓细流也能反映出宇宙的和谐与平衡。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领悟和尊重。
“借问先生足处,轩前月白风清”则是在提问中透露着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寻。这里的“先生”指的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他心中的某种理想人格。诗人通过询问先生的住所,表达了一种对知识、智慧或者真理追求的渴望。同时,“轩前月白风清”营造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让人联想到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题崇仙观知足轩》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张继先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的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追求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