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张仲思相士过访坐间索诗

便静非形色,相逢子独知。
功名槐蚁话,文字壁鱼痴。
剩取朝贤誉,何须隐者诗。
南湖鸥正狎,休误凤凰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仲思是永嘉(浙江省温州市)人,生活在南朝宋文帝、孝武帝时期(424年-464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相士,也就是相面师或看相的专家。据历史记载,他的学问非常渊博,对天文、地理、历法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

在《南史》中,有关于张仲思的故事记录,其中提到他曾经应邀到一位名叫王羲之(王献之的父亲)的家中做客,并被邀请参与讨论诗文。由于两人都是当时的文人雅士,所以这次会面自然成为了一个文学交流的场合。

故事中描述,张仲思与王羲之坐谈之际,张仲思想到自己缺乏写诗的能力,于是向王羲之讨教诗歌创作的方法。王羲之并没有直接给出具体诗句,而是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建议:“若欲作诗,当以‘咏物’为题。” 意思是说,如果想要创作诗歌,应该围绕某个具体的物象进行描写,通过物象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

这个建议让张仲思深受启发,最终他创作了一首题为《咏怀》的诗。这首诗通过咏物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友情和时光流逝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张仲思的这首诗后来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见解。

张仲思的这段经历不仅是一段文学上的佳话,同时也反映了南朝时期文人之间高雅的交流方式。通过这样的交往,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