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观月岂无人,未必能看到四更。
山载塔灯金笔立,水摇亭槛玉帘横。
歌从菡萏香中起,酒向玻瓈盏内明。
谁信南湖当暑夜,葛衣风透觉寒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良宵观月岂无人,未必能看到四更。
山载塔灯金笔立,水摇亭槛玉帘横。
歌从菡萏香中起,酒向玻瓈盏内明。
谁信南湖当暑夜,葛衣风透觉寒生。
《五月十六日夜南湖观月》是南宋诗人张镃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的创作于南宋中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张镃(1153—1221?),字时可,号约斋,原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后因慕郭功甫而易字为功甫。他居住在临安(现浙江杭州),并选择了南湖畔作为居住地。张镃的一生虽然经历了不少变迁,但他在艺术创作上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敏感感受。《五月十六日夜南湖观月》便是他在南湖之夜的一次赏月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那个时刻的美景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