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锡山归舟中三首

墙上夭桃竹顶齐,矮桥横水屋横陂。
主翁受用三竿日,门外催租总不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代表作之一。张镃,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出生于显赫的世家。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而广受赞誉。以下是关于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张镃,字时可(后更名功甫),原籍天水成纪,因慕郭功甫之才名而易其字。他生活在南宋时期,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是南湖地区的著名文学家。
  2. 诗作原文与翻译:《自锡山归舟中三首·墙上夭桃竹顶齐》是张镃的代表作之一,原文如下:
    壁上夭桃竹叶齐,矮桥横水屋横陂。
    主人受用三竿日,门外催租总不知。
  3. 作品赏析:张镃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4. 写作背景:《自锡山归舟中三首》是一组诗歌的总标题,包含了三首不同的诗作。这些诗作反映了作者在晚年归隐生活期间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5. 文化价值:张镃的诗作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成就,它们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例如,《自锡山归舟中三首》中的“东风莫起雕鞍兴,白发欺人念故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影响与评价:张镃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通过对这些诗作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当时的社会风情。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不仅是张镃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了解宋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通过深入阅读和研究这些诗歌,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