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严陵濑,凉秋水木清。
鼓旗知郭近,鱼鸟见人惊。
云乱迷山色,滩长杂雨声。
一毫名利事,搔首愧平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舟过严陵濑,凉秋水木清。
鼓旗知郭近,鱼鸟见人惊。
云乱迷山色,滩长杂雨声。
一毫名利事,搔首愧平生。
《赴新定过七里濑》是宋代诗人张方平的一首五言律诗。张方平(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在散文和史学方面有显著贡献。
在这首诗中,张方平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江边的景象。首句“舟过严陵濑”即点明了诗人乘坐船只经过严陵濑的情景,而“凉秋水木清”则描绘了秋风拂面、江水清澈的宁静画面。随后的两句“鼓旗知郭近,鱼鸟见人惊”通过鼓声与旌旗的声响,以及鱼儿和鸟儿对人的警觉,传达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云乱迷山色,滩长杂雨声”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天气多变、环境复杂的氛围。尾句“一毫名利事,搔首愧平生”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看淡的态度,以及对过去追求名利生活的反思和愧疚。
《赴新定过七里濑》不仅是张方平艺术风格的一种体现,也是宋代诗歌风貌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