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曼卿赴阙

功名本不与人期,人取功名亦系时。
蜀相闲居久龙卧,马周狂醉竟谁知。
将军身到衡庐问,英主心惊奏牍奇。
宣室思贤方空席,去陈经济勿迟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石曼卿赴阙》是宋朝文学家张方平的作品。在这首诗中,张方平表达了对友人石曼卿远行赴任的深切祝愿和对其才华的肯定。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张方平,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曾任参知政事,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论事切直而被免职。他在晚年以太子少师的身份告老还乡,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张方平的诗歌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

  2. 作品原文
    功名本不与人期,人取功名亦系时。
    蜀相閒居久龙卧,马周狂醉竟谁知。
    将军身到衡庐问,英主心惊奏牍奇。
    宣室思贤方空席,去陈经济勿迟迟。

  3. 诗句解析:诗中的“功名本不与人期,人取功名亦系时”反映了一种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认为功名并非完全依赖于个人的奋斗,而是与时代息息相关。接着“蜀相閒居久龙卧,马周狂醉竟谁知”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境遇,表达了对石曼卿远行前可能面临的困境的担忧。“将军身到衡庐问,英主心惊奏牍奇”则是赞扬石曼卿的才干和勇气,期待其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大放异彩。最后两句“宣室思贤方空席,去陈经济勿迟迟”则是一种劝诫和期待,希望石曼卿能够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要拖延行动。

《送石曼卿赴阙》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通过这首作品,张方平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示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个人政治理想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