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暑雨

泽国气温湿,暑候尤郁蒸。
矧更并江海,霖霪久相仍。
沉阴不暂解,云雾常昏凝。
蛾蝶败禾麦,鳅鳣占田塍。
菌本出床脚,藓痕粘杖藤。
蜗蚓离窍窦,伸缩殊自矜。
蛙黾聒昼夜,耳惯犹愁憎。
漫水接河汉,宁复分淄渑。
暑弱为寒冒,阳微遭阴凌。
震雷寂不发,凄风时暴兴。
孰此宰四序,令烦无威棱。
将由列缺惰,何处闲曲肱。
飞廉独掀扑,公尔作阴朋。
共力起波浪,势且襄冈陵。
涉古考经说,助阳义有凭。
古典救日法,于社萦朱绳。
置麾伐五鼓,消慝使勿胜。
庶几灾沴革,幸获欣谷登。
幽斋窗户闇,懵瞀思不澄。
有如坐盎缶,巾幂施层层。
疚心忝抚字,搔首徒鬅鬙。
安得昏霾辟,坐见白日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中暑雨》

《吴中暑雨》是宋代诗人张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暴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慨。

“泽国气温湿,暑候尤郁蒸。”首句开篇便点明了天气的湿热和闷热,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用“矧更并江海,霖霪久相仍”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连江海也被雨水笼罩的景象,突出了天气的持久性和湿润性。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详细描绘了暴雨对农作物的影响:“蛾蝶败禾麦,鳅鳣占田塍。”这些描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而“菌本出床脚,藓痕粘杖藤”等句则形象地勾勒出了暴雨中的景象,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的描述上,他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蛙黾聒昼夜,耳惯犹愁憎。”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暴雨中的蛙声和昆虫的活动,还通过“耳惯犹愁憎”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小动物被雨水打扰后的不满和担忧。

诗人还在诗中寄托了自己的希望:“漫水接河汉,宁复分淄渑。”这里,诗人借助天文现象来比喻自己对困境的乐观态度,希望能够像河水一样汇合到一起,克服困难。

《吴中暑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和对农民生活的深刻关注,展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却又充满挑战的世界。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

张方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而立体的宋代社会图景。他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记录,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