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弄水亭

清溪望处思悠悠,不独今人古亦愁。
借尔碧波明似镜,照予白发莹如鸥。
江山自美骚人宅,铙鼓常催过客舟。
惟有角声吹不断,斜阳横起九峰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池州弄水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和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信息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
    绮席草芊芊,紫岚峰伍伍。
    螭蟠得形势,翚飞如轩户。
    一镜奁曲堤,万丸跳猛雨。
    槛前燕雁栖,枕上巴帆去。
    丛筠侍修廊,密蕙媚幽圃。
    杉树碧为幢。
  2. 诗歌赏析与创作背景
  • 诗歌内容解析:《池州弄水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五言古诗。诗中“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形容水流清澈,仿佛在舞动的绿色绸带。接着“绮席草芊芊,紫岚峰伍伍”则描写了亭子旁的草地和山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
  • 创作背景:杜牧曾任黄、池二州刺史,后任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他以诗文著称,尤其长于七言绝句,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这首诗可能是在任职期间或任期满返回长安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家乡池州的深情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 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
  • 艺术特色:杜牧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变化和情感的流露。这首诗以其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之中,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溪流的潺潺声和草木的香气。
  •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杜牧文学作品的代表,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审美体验。它不仅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文景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情感世界。

《池州弄水亭》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作,它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池州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古诗不仅是一次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净化和洗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