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宫致斋

重重绛阙隐琳房,落絮飞花日正长。
著作未谙青琐闼,祠官还伴紫微郎。
林藏鹎鴂随莺转,风引酴醾助酒香。
十载京城倦游客,不知身世在何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宫致斋》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矴斋,郡州(今陕西彬县)人。约与苏轼同时,为陈师道姐丈。
  • 英宗治平二年(1065)考中进士,神宗元丰间,授秘阁校理、监察御史。在环庆前线因作诗讥讽战事失败被贬郴州,哲宗朝为吏部侍郎,曾因坐元祜党籍,被贬商州。
  1. 诗歌原文
  • 重重绛阙隐琳房,落絮飞花日正长。
  • 著作未谙青锁闼,祠官还伴紫微郎。
  • 林藏鹎鳺随莺啭,风引酴醾助酒香。
  • 十载京城倦游客,不知身世在何乡。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以宫廷生活的静谧与外界游子的迷惘为主题,展现了深厚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个既美好又孤独的内心世界。
  1. 写作背景
  • 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张舜民作为朝廷官员,经历了从官场到民间的波折。他在诗中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

《中宫致斋》作为宋代张舜民的代表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心路历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