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王荆公

门前无爵罢张罗,玄酒生刍亦不多。
恸哭一声唯有弟,故时宾客合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哀王荆公》是宋代文学家张舜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荆公这位杰出人物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高度赞扬。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诗人生平简介:张舜民,字芸叟,生于北宋,卒于南宋,他与苏轼为姐丈之交,并有深厚的交情。张舜民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中进士,后在神宗元丰年间担任秘阁校理、监察御史。然而,他在环庆前线作诗讽刺失败后被贬至郴州。哲宗时期,张舜民又因卷入党争被贬至商州。最终他官至吏部侍郎,并在元祜年间因政治原因被贬。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这首诗名为《哀王荆公》,全文如下:“门前无爵罢张罗,玄酒生刍亦不多。恸哭一声唯有弟,故时宾客合如何。”其中“门前无爵罢张罗”指的是友人王荆公生前虽位高权重却不贪求名利;“玄酒生刍亦不多”则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推崇;“恸哭一声唯有弟”则表达了诗人对其去世的哀痛之情;而“故时宾客合如何”则反映了朋友离去后,昔日宾客们各自的命运如何也成了诗人心中无法释怀的疑问。
  3. 艺术特色和价值:《哀王荆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瑰宝。这首诗通过对王荆公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道德观念,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思想价值。

《哀王荆公》作为张舜民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还展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个人品质的追求。通过深入理解和研究这首诗,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宋代文化和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