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桨依滩急,霜飙入鬓清。
秋痕到晴树,江势拥孤城。
野鹤疑仙分,樯乌伴水程。
故园千嶂外,白首不胜情。
源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源潭》是宋代张澄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作品以其精湛的语言艺术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张澄,字元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生活在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对于自然和社会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他的文学创作深受当时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强调“势”的重要性,以及儒家的民本思想。这些哲学思想和生活经历,在张澄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诗歌的形式上,《源潭》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特色,即简洁、清新、自然。《小石潭记》便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而《源潭》则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沉的意境,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另一种风格。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江边的宁静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深远的世界。其中“露桨依滩急,霜飙入鬓清”一句,不仅描绘了秋日江水的动态美,更通过对秋风中霜气的描写,烘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从内容上看,《源潭》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流露。“故园千嶂外,白首不胜情。”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岁月沧桑的感受,透露出一种悲凉而又执着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家乡和亲情的无限眷恋,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源潭》是张澄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欣赏这首作品,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文学才华,更能深入理解他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