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雪天竺由灵鹫过冷泉

降香天竺去,瀹茗冷泉来。
新径石间过,危亭木杪开。
烟山晴若画,霜叶湿如灰。
点检经行处,今年未见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祷雪天竺由灵鹫过冷泉》是唐代诗人张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张蕴,字显卿,号西麓,孟县东关人。他是张淑问之子,初任真定府通判。在正遇灾年时,他随吏役深入灾区勘察灾情,抚慰百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一次降香天竺之旅中,作者在灵鹫山附近经过冷泉时所写。
  •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诗人在灾难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1. 诗歌原文
  • 降香天竺去,瀹茗冷泉来。
  • 新径石间过,危亭木杪开。
  • 烟山晴若画,霜叶湿如灰。
  • 点检经行处,今年未见梅。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首句“降香天竺去”描绘了诗人前往天竺寺的场景,展现了旅途的宁静与祥和。第二句“瀹茗冷泉来”则转换了场景,从寺庙走向山林,带来了清冽的泉水和清新的空气。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新径石间过”和“危亭木杪开”形象地展示了山路的险峻和亭子的高耸。第五、六句则是诗人对所见景色的感慨,将山水比作一幅画,将霜叶比作灰,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最后一句“点检经行处,今年未见梅”则是诗人对这次旅行的独特感受,他发现除了自己外,今年未见梅花盛开,这也许是对他人生经历的某种暗示或感慨。

《祷雪天竺由灵鹫过冷泉》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更是一首蕴含着诗人情感和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艺术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