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大年耆年二侄

漫天白雨欲催诗,恰似连床细柳时。
近悔论文多败绩,不关避谤要寻医。
才如伯仲世无敌,学有本原人未知。
例着布袍随举子,满听危论上丹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大年耆年二侄”是南宋诗人张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进行深入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信息:张扩,字彦实,一字子微,是南宋饶州德兴人,生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曾任国子监簿、博士、处州司工曹事等职。南渡后,历任广德军知州、中书舍人等职,曾因秦桧得进而假草制以贡媚。他与同僚朱翌、吕本中等交往密切,并有《东窗集》流传于世。
  • 诗歌创作:《寄大年耆年二侄》是张扩在南渡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侄子们的关心与期望。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对侄子的教诲和期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漫天白雨欲催诗,恰似连床细柳时。”这句诗以白雨纷飞的景象比喻创作灵感的涌现,如同细柳依依般轻柔而持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雨中的灵感与思索。
  • “才如伯仲世无敌,学有本原人未知。”此句表明诗人认为侄子们才华横溢,但学识尚浅,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 “例著布袍随举子,满听危论上丹墀。”这一句描述了侄子们穿着朴素的服饰,积极参与讨论,勇敢地走上仕途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张扩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也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 情感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将内心的感受和对侄子们的关怀巧妙地融入到诗歌之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侄子们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们未来的美好祝愿。

张扩的《寄大年耆年二侄》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志向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