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日探春

青春来几时,腊雪消未已。
苍茫陈根中,新绿已映趾。
高风变冰霜,和气从此始。
青芒缀蒲柳,红粒妆桃李。
融泥发新阳,暖日动生意。
经年不窥园,偶此携妇子。
提筐撷野甲,若苦寒蔬美。
新年酌尊酒,佳节聊燕喜。
优游自有趣,朝市苦多事。
闲暇不易求,宁须叹留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正月二日探春》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正月二日探春》的创作时间为宋代,是张耒的诗词作品。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特定节日——春节后第二天的所见所感,体现了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1. 内容赏析
  • 自然描写:诗中“青春来几时,腊雪消未已”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与冬季积雪的消融,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苍茫陈根中,新绿已映趾”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里新绿初现的情景,给人以新生与希望的感觉。
  • 人文情怀:通过“高风变冰霜,和气从此始”等句,诗人表达了随着春风的到来,寒冷消散,和暖之气开始充满大地的情感。此外,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家人团聚的喜悦,“经年不窥园,偶此携妇子”,显示了家庭亲情的温暖和新春佳节的欢乐氛围。
  • 生活情趣:结尾处“新年酌尊酒,佳节聊燕喜”透露出诗人在春节期间享受天伦之乐的生活情趣。同时,“优游自有趣,朝市苦多事”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繁忙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
  1. 写作技巧
  • 意象运用:张耒在这首诗中巧妙使用了多种自然意象,如“青芒缀蒲柳”“红粒妆桃李”,这些生动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之中。
  • 情感传达:整首诗洋溢着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正月二日探春》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生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真实抒发,张耒以诗言志,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珍惜时光、享受生活的积极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