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秋日

齐安荒僻郡,平昔处放臣。
幸此公酒美,复此高秋晨。
百忧虽抢攘,一榼奈芳醇。
举杯三酌后,遥作葛天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安秋日》是张耒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及秋天的独特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生平
  • 基本信息:张耒,字文潜,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艺术成就:张耒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其词风豪放不羁,深受后世喜爱。
  • 创作背景:张耒生活在宋朝,经历了宋徽宗、宋钦宗等历史时期,目睹了北宋王朝的兴衰变迁,这些都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内容和风格。
  1. 诗歌原文
  • 首句解读:“齐安荒僻郡”,描述了齐安这个地方既偏远又荒凉的特点,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 第二句赏析:“平昔处放臣”,表达了作者虽然被贬到此地,但仍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屈不挠的精神。
  • 第三句解析:“幸此公酒美”,描绘了当地官员的好酒与好客,反映了地方官的慷慨大方。
  • 第四句评析:“复此高秋晨”,表现了秋天的清晨景色,以及在这个季节里饮酒赏景的乐趣。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秋”字出现多次,通过“秋”这一元素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如“百忧虽抢攘”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语言特点:张耒的语言简洁明快,善于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深刻的意境,使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诗歌的美。
  1. 文化背景
  • 宋代社会背景:宋朝是一个政治动荡、经济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文艺创作的高峰时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意涵和作者的个人情感。
  • 诗词流派:张耒属于宋代豪放派诗人,这一流派的诗人强调个性的解放和情感的直接流露,与当时的文人画派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耒的《齐安秋日》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秋季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态度和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