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感怀

故园此去浑如客,异县而今却是家。
还日檐楹应着燕,来时杨柳未藏鸦。
孤舟泛泛春江阔,去鸟飞飞岸树斜。
却忆当年南下日,伤心泣尽日昏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感怀三绝句呈太傅相公兼简岳大用郎中》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诗作以其雄浑豪放的风格著称。陆游不仅是文学大家,也是一位爱国者,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1. 诗作原文
    浪中鼞鞳雨声寒,孤梦初回烛半残。
    甲子一周胡未灭,关山还带泪痕看。
    雨打孤篷酒渐消,昏灯与我共无聊。
    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日两潮。
    梦笔亭边拥鼻吟,壮图蹭蹬老侵寻。
    不眠数尽鸡三唱,自笑当年起舞心。

  2. 诗的主旨

  • 首两句“浪中鼞鞳雨声寒,孤梦初回烛半残”描绘了一种孤独漂泊的生活场景,以及作者在雨夜中醒来后的迷茫和无奈。通过雨声和残灯,营造了一种凄清和孤独的氛围。
  • 第三两句“甲子一周胡未灭,关山还带泪痕看”,表达了对国家边疆战乱的忧虑和不满,同时反映了个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无力感和悲观情绪。这两句诗透露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 第四、五、六句则转向个人生活的感受。“雨打孤篷酒渐消,昏灯与我共无聊”,通过雨夜的寂寞和酒精的消解,反映出一种逃避现实的无奈和空虚感。
  • “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日两潮”表现了陆游对名利看破的态度,他认为自己不如江河之水恒长不息,表达了淡泊名利的情怀。
  1. 艺术特色
  • 在形式上,陆游采用了三言绝句的形式,这种形式简洁凝练,有助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在内容上,陆游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他的个人情感,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境遇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苦闷与无奈。
  • 陆游的诗歌语言质朴真挚,感情饱满而深沉,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南宋爱国诗人的崇高品质和卓越成就。

《舟中感怀三绝句呈太傅相公兼简岳大用郎中》不仅是陆游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陆游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也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