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庭

虚庭幽阒日阴移,旋拂藤床近小池。
云自悠扬峰叠叠,风常和暖日漪漪。
青衫漫仕安愚分,白酒初篘满屈卮。
竹外流萤三两个,微光犹足映书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虚庭》是宋代诗人张侃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展示了张侃作为文人的独特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以下是关于《虚庭》的介绍:

  1. 作者背景:张侃,字直夫,宋扬州人,寓居吴兴,历官上虞丞。他的一生充满坎坷,父亲因谄媚权奸而受世人诟病。然而,他志趣萧散,浮沈末僚,与赵师秀、周文璞等游,皆恬静不争之士。

  2. 作品特点:《虚庭》是一首七言律诗,以“虚庭”为题,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幽深的空间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如“云自悠扬峰叠叠”,“风常和暖日漪漪”,以及“竹外流萤三两个”,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3. 文学价值:《虚庭》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诗,它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意味和文化内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超然态度,使得《虚庭》成为宋诗中的经典之作。

《虚庭》作为张侃的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中独特审美情趣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美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