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苏七太守通判晏鲁望远寄倡和之什辄伸记美

桐君圃外州,树石最清幽。
水截三吴秀,山当百粤秋。
岩坰无俗土,宅舍有高楼。
画隼真才望,题舆雅唱酬。
滩声环醉枕,鹭影入茶瓯。
蚤晚陪清躅,梯云奉俊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桐庐苏七太守通判晏鲁望远寄倡和之什辄伸记美》是清代诗人、学者陈寅恪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共六句,每句八字,韵脚为“我”、“西”,押平声韵。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桐庐地区的自然风光:“江水东流去,山色远相连。”这两句通过描写江水和山脉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画面。后四句则展现了苏七太守、通判晏公以及鲁望等人之间的友情与交流:“相知如得此,欢会岂虚过?”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朋友的深厚感情,并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彼此间的友谊。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桐庐地区的美丽风光来衬托人物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通过对苏七太守、通判晏公以及鲁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