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令 · 寓

卧虹千尺界湖光。冷浸月茫茫。当日三高何处,渔唱入凄凉。
人世事,纵轩裳。梦黄粱。有谁蓑笠,一钓丝风,吹尽荷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诉衷情令 · 寓》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慨的宋词,由张辑所作。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描绘湖光月色、渔唱凄凉等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以下是关于此作品的介绍:

  1. 作者背景:词人张辑生活在南宋末年,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个人情感。张辑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词作上,他的诗也颇受后人推崇。张辑的词风格清婉,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描写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2. 作品原文:卧虹千尺界湖光。冷浸月茫茫。当日三高何处,渔唱入凄凉。人世事,纵轩裳。梦黄粱。有谁蓑笠,一钓丝风,吹尽荷香。张辑在创作《诉衷情令 · 寓》时,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状态,使得整首词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3. 词中的意象:在词中,“卧虹千尺界湖光”描绘了湖面上彩虹横卧的壮观景象,而“冷浸月茫茫”则形容月光的清冷与湖面的宁静相得益彰。“渔唱入凄凉”则通过渔夫的歌声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的回忆。

  4. 词中的主题思想:张辑通过自己的词作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怀旧之情。他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诉衷情令 · 寓》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慨的宋词,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