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迹苕溪少往还,时危尤觉故人欢。
相期腊尽屠苏酒,速享春来苜蓿盘。
雪夜剧谈金贼入,风江绝叹铁衣寒。
何年天上旄头落,并灭穹庐旧契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屏迹苕溪少往还,时危尤觉故人欢。
相期腊尽屠苏酒,速享春来苜蓿盘。
雪夜剧谈金贼入,风江绝叹铁衣寒。
何年天上旄头落,并灭穹庐旧契丹。
“屏迹苕溪少往还,时危尤觉故人欢。相期腊尽屠苏酒,速享春来苜宿盘。” 这四句诗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次韵奉呈公泽处士》。张元干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格豪放、激昂,常表达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张元干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局的关注。诗中“屏迹苕溪”意指远离世俗,隐居于苕溪之畔,“时危尤觉故人欢”则透露出作者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依然能够感受到老朋友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同时,诗中“相期腊尽屠苏酒,速享春来苜宿盘”,描述了一幅春节团聚的景象,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聚的美好情景。
张元干的词作多反映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对时局的深切关注。他在《次韵奉呈公泽处士》中,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与朋友共聚的情景,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忧虑。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示了张元干的文学才能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张元干的《次韵奉呈公泽处士》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宋代文学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