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事行役,寸禄此时轻。
扑面风霜紧,隔林鸡犬鸣。
遥天分淡色,残月露微明。
便欲投簪去,无田可力耕。
挺山道中早行有感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挺山道中早行有感二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创作于淳熙五年(1178年)春天,作者当时正从福建沿海到四川任职途中,在浙江桐庐、建德一带的山区小路上赶路时所写。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一岭松阴绿,千峰竹色青”,描绘了青山绿水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下来两句“云随鸟道出,风送酒旗横”,则通过云和风来表现山路的险峻和风景的美丽。而“溪声喧涧户,岩影落窗棂”两句,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幽静与美丽。最后两句“谁家红粉子,何处玉箫人”,则引入了一个人物形象——一个女子。这个女子似乎是一个歌妓或者乐师。她的歌声或音乐吸引了作者的目光,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去聆听。这里的“谁家红粉子,何处玉箫人”一句,既表现了山水之美,又透露出作者对这位女子的倾慕之情。
第二首诗开头两句“溪边新种柳,山上忽生云”,则是以柳树和白云来描绘山间景色。接下来的两句“石桥流水急,茅舍晚烟昏”,则通过水流和烟雾来表现山间的生活氛围。然后,“樵客归何处,渔舟唱一声”,引入了一个樵夫和渔夫的形象。这两个人物的出现,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他们的行为和动作,都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最后两句“谁家红粉子,何处玉箫人”也出现在第二首诗中,但这一次却是描述樵夫和渔夫的妻子。这些妻子们可能是当地的歌妓或者乐师,她们的歌声和音乐吸引了樵夫和渔夫的注意,使他们不得不停下来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