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月穷山雨,昏昏气蔽天。
南荣初见日,万瓦已生烟。
节物惊残腊,欢期减去年。
愁来搔短发,对酒且陶然。
久雨初霁对酒偶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久雨初霁对酒偶作》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久雨乍晴、万物复苏的春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生机勃勃的赞美之情。
诗中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里,杜甫以“好雨”作为春天的代表,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欣赏。“知时节”、“乃发生”等词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感悟,展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这里的“随风潜入夜”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在夜晚悄无声息地降落,而“润物细无声”则突出了雨水滋润万物时所发挥的作用。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十足,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春夜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补充与延伸。这两句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春天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野径云俱黑”描绘了一幅乌云密布、夜色沉沉的景象,而“江船火独明”则通过江船上灯火通明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勃勃的气息。
《久雨初霁对酒偶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优秀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