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和碧色鲜,中间飞阁插云端。
水声喷薄如孤泻,山势巉岩复对盘。
吟恐昔人精魄笑,到疑盛夏骨毛寒。
流觞已往双鱼在,怀古探奇两事干。
涵碧阁东阳山水佳处予闻且久独未能往近得进士与邑官唱和诗读之景物依然如暂经目因次元韵附诸篇之末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涵碧阁》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守仁的作品,属于散文体裁。在这篇文章中,王守仁通过描绘涵碧阁东阳山水的景色,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涵碧阁》不仅是王守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杰出代表。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见长,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传习录》。《传习录》是一部记录王阳明教学实践与思想发展的重要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涵碧阁》一文通过对涵碧阁东阳山水的描绘,展现了王守仁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到见解。文章开头提到“予闻且久”,表明王守仁对于涵碧阁这个地方并不陌生,但长久未曾前往游览。接下来,他描述了自己因进士和邑官的唱和诗而接触到了涵碧阁及其周边的山水风光。在这里,他不仅感受到了景物的美丽,更重要的是,这些美景仿佛让他暂时忘记了世俗的烦恼,让他的心情得到了放松和愉悦。
王守仁通过“景物依然如暂经目因次元韵附诸篇之末云”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留恋之情。他认为自然界的景色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但它们给人的感受和体验却是永恒不变的。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这篇序文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涵碧阁》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散文作品,它不仅展示了王守仁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哲学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