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陆革进士

鱼沫遇穷能一煦,莺声得意亦相求。
近来无复友朋义,独善颇为鱼鸟羞。
今日指心论皎皎,明朝掉臂逐悠悠。
世间唯我交夫子,忧喜同怀二十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呈陆革进士》是强至的诗作,创作于宋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理解。下面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姓名与生平:强至,宋代著名文学家,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他在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之后在政界担任过多项要职,包括泗州司理参军、浦江令、东阳令及元城令等。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其为主管机宜文字,并在后来的几年中,在其幕府中任职长达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召其为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
  • 文学成就: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强至的诗歌作品广受赞誉。他的文学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题材广泛,涵盖了山水田园、抒情言志等多种类型。强至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诗歌原文与译文
  • 原文:鱼沫遇穷能一煦,莺声得意亦相求。近来无复友朋义,独善颇为鱼鸟羞。今日指心论皎皎,明朝掉臂逐悠悠。世间唯我交夫子,忧喜同怀二十秋。
  • 译文注释:《呈陆革进士》是强至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独特理解。该诗的译文提供了对原文内容的准确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对于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至作为宋代的文学家,其作品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生活。
  • 个人经历:强至的个人经历和遭遇也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在不同的官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反映,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更深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呈陆革进士》是强至的杰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个人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人性、友情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