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轻处记春踪,芳草虽残饮兴浓。
明日清和天更好,不须愁听晓楼钟。
暮春晦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强至的《暮春晦日》是宋朝时期的一首著名七言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强至,字几圣,是宋朝杭州人,历任多个官职,包括泗州司理参军、浦江、东阳、元城令等。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祠部集》,而《祠部集》也得以在清四库馆臣的整理下被辑为三十五卷。
诗歌原文:绿阴轻处记春踪,芳草虽残饮兴浓。明日清和天更好,不须愁听晓楼钟。
诗歌鉴赏:《暮春晦日》以其简洁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首句“绿阴轻处记春踪”描绘了春天里绿树成荫的景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第二句“芳草虽残饮兴浓”则表达了尽管春光不再,但饮酒的乐趣仍然浓厚,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
写作背景:据《宋史》记载,强至曾历任多个职务,并参与了韩琦的幕府工作,后因政治原因离开朝廷。因此,《暮春晦日》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政治生涯及个人遭遇有关。
诗歌赏析:《暮春晦日》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暮春晦日》作为强至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艺术成就和深远影响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暮春晦日》不仅是一首表达春天景色和个人情志的诗歌,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其深入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