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新州

清绝湘南地,乡间见老成。
蔽棠方有望,折柳却关情。
侧听舆人诵,还新月旦评。
相望幸邻壤,犹得借馀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新州》是宋代诗人张栻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张栻,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官员,师从胡宏,与朱熹并称为道学大师。张栻在官场上有卓越的表现,曾任吏部员外郎等职,并在地方上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他的一生致力于政治、教育和社会活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主要贡献:张栻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易说》、《论语解》、《孟子说》及《南轩集》等作品的创作。他主张以古圣贤为榜样,提倡修德立政,用贤养民。其学术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读:诗中“清绝湘南地,乡间见老成”,意指诗人在远离京城的湘南之地,看到了一位年迈但经验丰富的老者。这句反映了诗人对长者的敬意和对乡土生活的怀念。
  • 情感体现:“蔽棠方有望,折柳却关情”描绘了一个场景,即在看到即将离开故乡的老成之士时,诗人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这里的“蔽棠”可能指代一种植物,象征着离别时的哀愁。
  • 象征意义:“侧听舆人诵,还新月旦评。”表达了诗人在旁侧聆听人们对这位即将离开的老成的议论,以及对未来的新月旦(新月下的评价)的期待。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人物的评价和对其离去的复杂心情。
  • 结尾呼应:“相望幸邻壤,犹得借馀明。”意味着尽管老成之人将离开,但他们的余荫仍旧可以惠及邻里。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希望和祝福,希望老成之人的精神能继续影响周围的人。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送李新州》运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音韵和谐,展现了宋诗的艺术魅力。诗中的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
  • 主题深刻:诗歌不仅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更通过对比“老成之象”与“乡间见老成”来强调时间对人的改变和对传统的继承。此外,诗中通过对周围人物的反应和自己的期待的描述,深化了对离别和重逢的情感探讨。
  • 社会背景:作为宋理宗淳祐初年的诗歌,《送李新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政治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它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对于传统道德的尊崇。

张栻的《送李新州》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同时也是一部反映宋代社会风貌和文化底蕴的重要作品。它以其深邃的主题、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星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