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父游榕溪韵

隔岸高低露碧山,眼明便作故园看。
直从榕影度轻舫,更傍溪光抚曲栏。
鸿雁来希空怅望,梅花开早未初寒。
喜君万里同情话,明月清风足佐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正父游榕溪韵》是宋代诗人张栻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张栻的生平:张栻,字敬夫,一字相,号南轩,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生于公元1133年,卒于公元1210年,在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曾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诗歌背景:《和正父游榕溪韵》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诗中内容可知,这首诗是在一次与友人出游榕溪时所作。
  1. 诗歌原文
  • 隔岸高低露碧山:诗人站在岸边,远望着对岸高高低低的山峰,露珠点缀在青山之上,呈现出一派清新秀丽的景象。
  • 眼明使作故园看:诗人用明亮的双眼来观赏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 直从榕影度轻舫:顺着榕树的影子,诗人乘坐着轻快的小舟缓缓前行,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 更傍溪光抚曲栏:沿着溪水的光影,诗人抚摸着曲折的栏杆,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 鸿雁来希空怅望:鸿雁稀少,诗人只能徒然地怅望远方的天空。
  • 梅花开早未初寒:梅花早早地开放了,但似乎还带着一丝寒冷的气息。
  • 喜君万里同情话:喜悦的是与朋友相隔万里却能共享相思之情。
  • 明月清风足佐欢:在这美好的夜晚,皎洁的月光和清凉的微风足以让心情愉悦。
  1. 诗歌赏析
  • 意境之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榕溪的美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情感之深: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与朋友之间跨越千山万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
  • 哲理之深:诗中的“明月清风足佐欢”一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反映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和正父游榕溪韵》是一首充满自然之美、情感之深和哲理之光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作为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