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妙应庵壁

窗前新竹净娟娟,借我风凉一榻眠。
试问庄周说鹏鴳,何如洙泗举鱼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妙应庵壁》是张栻的诗作,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与哲学思考的结合。《书妙应庵壁》是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涵和人生感悟。以下是关于这首诗及其背景、艺术特点等方面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张栻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还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倡儒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生活和思想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因此其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2. 诗词原文:窗前新竹净娟娟,借我风凉一榻眠。试问庄周说鹏鷃,何如洙泗举鱼鸢。
  3. 艺术手法: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诗人通过对窗前新竹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清新和美好,同时以“借我风凉一榻眠”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对庄子哲学的思考,以及对孔子和周公思想的借鉴,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素养。这种将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反思和表达。
  4. 文化价值:作为南宋时期的作品,《书妙应庵壁》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珍品,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哲学的重要文献。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如何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相结合,以及如何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来深化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学本身,还在于它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和哲学深度。
  5. 历史背景:《书妙应庵壁》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关注。南宋时期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宋代文人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心灵的平和与独立,成为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张栻的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

《书妙应庵壁》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充满哲学智慧和历史内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