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晦咏雪

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
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元晦咏雪》是宋代诗人张栻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作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张栻,字敬夫,一作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他是宋汉州绵竹人,徙居衡阳,师从胡宏,以古圣贤自期。因父张浚而得荫补承务郎,参与其父幕府,后累官吏部侍郎兼侍讲,曾力主修德立政、用贤养民。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和学术上的活动与成就。
  • 学术贡献:张栻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著有《易说》、《论语解》、《孟子说》及《南轩集》等作品。他与朱熹并称为道学大师,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作品原文
  • 诗句内容:诗中“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展现了自然之美。“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则传达了一种季节更迭带来的生机与美丽。
  • 意境解析:“兀坐”二字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与超脱,“穿涧壑”“仰看”“石径”“烟霞”等词汇营造出一种幽静、清远的氛围。整首诗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1. 创作背景
  • 时间地点:此诗创作于宋代。
  • 社会环境: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熟阶段,经济、文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宋代也是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创作与传播。
  • 个人经历:张栻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其生活经历丰富且多彩,这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有所体现。例如,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官,但这种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这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如关注民生、提倡道德修养等方面。

《和元晦咏雪》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赞美的作品,同时也是其个人哲学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还能深刻体会到诗人对于自然和社会责任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