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藉甚零陵郡,风流记昔贤。
宅存元水部,人识范忠宣。
山近地宜竹,溪清岸有泉。
官闲时访古,馀韵故依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零陵贾使君二首》是张栻的著名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贾使君及其家族孝友传统美德的赞扬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张栻(1133年-1180年),字敬夫,一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延平先生,祖籍湖南衡阳,后迁居湘乡。南宋著名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朱熹的学生,并受到他的影响。张栻在政治和学术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的教育理念和治国方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作品原文

间岁仍艰食,新书督勤耕。想今潇水畔,惟日望双旌。

  1. 作品赏析
  • 孝友传家法:这首诗的开篇“孝友传家法”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现了贾使君家族深厚的孝道与仁爱传统。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其传承和发展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风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贾使君能够将孝道发扬光大,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实践。诗人通过赞扬贾使君的家族传统,也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追求。
  • 新书督勤耕:诗中的“间岁仍艰食,新书督勤耕”描绘了贾使君在困难时期依然坚持耕作的场景。这一行为不仅展示了贾使君的坚韧和毅力,也体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切。这种勤劳的品质和对民生的关怀,正是儒家文化中“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这首诗,张栻向贾使君传达了自己对这位友人的敬意和支持。
  • 潇水畔:诗的最后一句“想今潇水畔,惟日望双旌”则带有一种诗意的想象。这里的“潇水畔”可能指的是贾使君家乡的一个具体地方,而“双旌”则象征着荣誉和尊敬。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暗示着贾使君的未来将会充满荣耀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美好未来的祝愿和期盼。

张栻的《送零陵贾使君二首》不仅是一首赞美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它通过对贾使君家族传统的赞颂和对其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传递了儒家文化中孝道、勤勉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张栻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远的艺术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