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是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辛弃疾时任提点江西刑狱公事,兼江东安抚使、知平江府。

这首词通过作者与友人的通信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和深厚的友情。全词以“联句”的形式展开,既有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也有对其人生道路的思考。其中蕴含着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以下是这首词的原文: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我昔携书访汝居。今见汝来何所如?
旧游俱往矣,人事日以疏。
君不见东湖之畔有高台,
夜深月明风露冷。
吾辈共登之。

此联句也。
问讯:问候、询问。
罗汉:指僧人罗汉。
张敬夫:作者的朋友。

此词首句写昔日拜访朋友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朋友生活现状的了解;二句写现在朋友来访的情景,以及他对朋友生活状况的关注;三、四句则是对当前世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则通过共同登高台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词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词人深厚的友情,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