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道录桐柏住庵二首

早觉人间万事非,便寻幽远净征衣。
每嗟老境难辞老,政使归时未得归。
物外无思皆妙道,尘中有患更危机。
羡君行李翩然去,琼阙从兹两子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道录桐柏住庵二首》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曹勋的作品之一。《送王道录桐柏住庵二首》是一首充满深意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仅是对王道录前往桐柏居住并修行的送别之作,更蕴含了作者对于人生、修行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内容介绍:

  1. 作品原文
  • 首句:“早觉人间万事非,便寻幽远净征衣。”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他追求心灵净化的决心。
  • 次句:“每嗟老境难辞老,政使归时未得归。”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年龄增长带来的衰老感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第三句:“物外无思皆妙道,尘中有患更危机。”这里,诗人强调了超然物外与内心清净的重要性,同时批评了尘世中的烦恼和危机。
  • 尾句:“羡君行李翩然去,琼阙从兹两子微。”这句话是对王道录离去的羡慕之情的表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未能追随而去的遗憾。
  1. 作品背景
  • 《送王道录桐柏住庵二首》作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曹勋在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任官期间。
  • 此诗是曹勋送别友人王道录前往桐柏居住并修行的赠答之作。王道录选择隐居,远离尘嚣,而曹勋则表达了对他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和敬意。
  1. 作品鉴赏
  • 此诗不仅展示了曹勋高洁的品格和深邃的人生观,也体现了他对于道家哲学的理解和推崇。曹勋在诗中多次提及“清尘”、“玄关”等概念,这些词汇不仅指代了修行者超脱世俗的境界,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 通过对王道录隐居生活的描写,曹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生活应该远离世俗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1. 作品影响
  • 《送王道录桐柏住庵二首》在中国诗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创作不仅展现了曹勋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 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思。它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简洁明了而又深远的内涵,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智慧。

《送王道录桐柏住庵二首》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对于生活、修行以及宇宙真理的探索。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曹勋对于人生的理解,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