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有归燕

春烟昼白春草绿,春水溶溶曲江曲。
吴宫梁苑尽灰飞,胡马骄嘶衔苜蓿。
萧条南国閟春愁,章台瑶室今茅屋。
中原民庶被毡裘,万室无人皆鼠伏。
子归何处定安巢,楚幕虽多易倾覆。
感君为君思建章,万户朱门缀珠玉。
当时天下尚无为,今日悲凉变何速。
感君歌,为君哭,汾阳已死淮阴族。
沉沉壮士听晨鸡,豺狼当路食人肉。
燕齐邹鲁化腥膻,番人走马鸣𨏔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京口有归燕”并非直接提及的文学作品,而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思乡情愫的古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曹勋的《京口有归燕》创作于靖康元年(1126年),当时诗人与宋徽宗一同被金兵押解北上。诗中不仅描述了春日景象,更蕴含着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2. 诗歌内容:诗中“春烟昼白春草绿,春水溶溶曲江曲。”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而接下来的“吴宫梁苑尽灰飞,胡马骄嘶衔苜蓿”则表达了对繁华旧日的怀念与对战争破坏的痛惜。

  3. 情感表达:诗的后半部分,如“萧条南国閟春愁,章台瑶室今茅屋”等句子,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和平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真实流露。

曹勋的《京口有归燕》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段历史和情感的记录。它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国家的忧虑。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其艺术性和情感深度,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